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2019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发展高峰论坛”并作报告

  2019年12月11日,李新创院长应邀出席“2019年(第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发展高峰论坛”,并围绕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中国钢铁国际产能合作机遇与路径、中国铁矿“走出去”趋势与建议等内容,作了题为《中国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及铁矿“走出去”》的主题报告。

  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李新创院长首先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规律和所处阶段,指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数量时期的减量阶段、高质量时期的重组阶段和中间过渡的环保阶段的三期叠加,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减量、环保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重组成为关键所在,将决定能否实现由数量时期向高质量时期的平稳过渡。

  李新创院长指出,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将以强化环保提升、推进兼并重组、瞄准低碳发展、提升智能制造为重点方向。

  强化环保提升:当前超低排放改造重任在肩,针对局部地区阶段性限产,监管机制将实现差别化管理和分类分级管控,鼓励创新者,保护先进生产力。对于钢铁企业,后续应建立全厂完备的污染防治技术装备,实现全厂环保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决策,建立智慧环保云平台助力卓越环保绩效管理,使环保硬实力与软实力有机结合、同步攀升,为企业打造环保品牌,提升整体环保绩效水平。

  推进兼并重组:我国钢铁产业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钢铁企业重组模式,将以优势企业强强重组、细分产品市场特色企业重组、区域市场龙头企业重组、海外并购重组、上下游产业链重组和破产重整为方向。

  瞄准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钢铁行业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也是碳交易的重要参与主体。钢铁是拟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8个重点行业之一,预计将在“十四五”全面纳入。

  提升智能制造:工业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智能技术群是推动智能制造的“三驾马车”。其中,工业制造技术是决定制造能力和制造边界的根本;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智能技术群是智能制造的引擎,正在推动钢铁产业“智能+时代”的到来。

  中国钢铁国际产能合作机遇与路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国际产能合作明确了方向,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搭建起新的平台,以钢铁领域为例,我国钢铁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产能合作实践经验。

  李新创院长分析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钢材需求,指出未来国际市场需求仍具有巨大潜力。他表示,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现已具备好产品、好品牌、好价格、好规模、好服务“5G”竞争力,并且拥有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未来,我国钢铁产业将把握国际化发展重要机遇,进一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但同时应注意规避政治、政策、法律、社会责任以及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等方面的风险。

  李新创院长强调,我国拥有完善的钢铁工业体系,完全有能力实现“产业链协同+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资本输出”的协作式输出。但是,我国钢铁融入世界仍然需要智慧和耐心,需要展示和推广。未来,钢铁产业不再是产品的直接竞争,而是供应链和客户端的竞争,是企业配置资源能力的竞争。我国钢铁产业应加强供应链和客户端建设,突破简单的买卖关系,打造全球化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供应链高度协同、优势互补。

  中国铁矿“走出去”

  李新创院长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铁矿行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铁矿企业“走出去”仍存在缺乏整体战略、前期尽调不足、控股欲望过强、投资方式单一、高级人才缺乏等问题。

  李新创院长分析称,当前国内铁矿资源保障问题仍然突出,铁矿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铁矿资源问题并未随着去产能而得到实质性解决,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国内矿山生产受环保等政策影响程度严重;对外依存度保持高位,价格激增;价格发现功能不明显,定价机制无实质进展;优质、低成本的境外基地建设进展缓慢等。

  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仍将持续、高品位铁矿石需求量增加仍将持续、铁矿石价格将较大幅波动运行、废钢替代铁矿石趋势日益显现的发展趋势下,李新创院长建议我国铁矿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实施国家资源战略,全方位服务企业参与全球资源开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以产业链模式实施“走出去”;并积极参与全球矿业治理。在矿业海外投资方面,李新创院长表示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建议投资企业将项目条件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将充分的尽职调查与恰当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并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注重本土化和履行社会责任。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