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李新创:机遇 挑战 出路——中国钢铁掀起低碳革命

  

  2021年5月13日,中国金属学会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分会、北京金属学会组织召开“2021年全国棒线材轧钢厂厂长论坛”,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出席,并倾力作主题报告《以低碳为统领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特征与趋势

  钢铁工业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以技术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积极打造全球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示范,引领了世界钢铁绿色革命。我国钢铁工业现已实现“5G”竞争力(好规模、好价格、好产品、好品牌和好服务),成为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并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已处在数量时期的减量阶段、高质量时期的重组阶段和中间过渡的强化环保阶段三期叠加阶段,正在向高质量时期低碳阶段演进。未来,在产业政策指导下,我国钢铁工业将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推动新的技术进步、打造新的产业格局、建成安全的供应链、构建繁荣的生态圈,以低碳统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

  从运行现状来看,近期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持续高位运行,钢材消费快速增长,钢材贸易发生新变化,铁矿石价格保持在高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利润水平持续好转。综合判断,短期内钢材需求仍将高位徘徊;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钢材中长期需求量将呈缓慢下降态势。

  低碳发展对钢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聚焦我国“双碳”工作目标,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低碳发展,各部委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推出贯彻落实举措,地方、行业、企业等各个层面也在加码低碳布局、加快行动部署。

  碳达峰、碳中和关乎发展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低碳发展为我国钢铁工业带来重要机遇:一是将构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二是将优化工艺流程结构;三是将推动技术革命;四是将促进智能化升级;五是将加快推动多产业协同;六是将协同促进环保治理;七是将促进钢材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低碳发展也为我国钢铁工业带来巨大挑战:我国钢铁行业仍需应对能源资源禀赋、产量大、企业数量多、碳排放机理复杂等突出问题,而且大多企业尚处于低碳发展初级阶段,不同企业低碳发展水平不同、降碳空间也不同。

  总之,低碳发展意义重大,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将对钢铁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消费、能源和技术革命,进而重塑全行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探讨

  按照碳排放达峰、稳步下降、较大幅度下降、深度脱碳四个阶段,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正在编制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碳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保障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建议着力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绿色布局;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六是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此外,还应构建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钢铁全过程信息化管控及评估平台。

  在推进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进程中,需强化创新引领。应做好6个充分统筹:一是充分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二是充分统筹存量、增量、潜力;三是充分统筹不同区域特点;四是充分统筹不同产品、生产工艺特点;五是充分统筹所处的不同绿色发展水平;六是充分统筹不同的发展定位和经营理念。应做到8个充分体现:一是充分体现节能增效;二是充分体现能源结构转型;三是充分体现技术革命性创新;四是充分体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五是充分体现低碳经济;六是充分体现协同效应;七是充分体现竞争力提升;八是充分体现碳市场的重要工具手段。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是钢铁行业最早从事低碳研究的权威机构,从2000年起,持续针对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全程参与了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一系列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及前沿技术跟踪工作。

  钢铁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为国内唯一一个钢铁全产业链甲级咨询机构,拥有钢铁生产各环节坚实专业技术能力;现已开发形成有效工具方法,正在帮助数十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开展碳达峰及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科学谋划低碳发展路线图,助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未来将继续全力为中国钢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是钢铁行业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工作。从2005年起即率先开展针对全国2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的碳核算工作。多年来,持续针对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参与了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一系列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制定及前沿技术跟踪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研究及工作基础。

  在推动行业低碳发展方面:率先在钢铁行业碳核算方法学、碳配额分配技术方案、减排路线图、减排成本分析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体系,多项研究成果已上升为政策引导层面。开展了钢铁行业全国统一碳配额基准线制定、钢铁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碳交易测试运行方案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积极助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

  在推动标准及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参与完成了现行钢铁及焦化生产企业碳核算方法学研究工作,是现已完成并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GB/T 32151.5-2015)和《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RB/T 251-2018)两项标准的主要参与编制单位。同时率先在工业领域编写“钢铁企业碳平衡计算方法”、“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计算方法”等方法学标准。

  在夯实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实践,构建了钢铁C+4E低碳发展评价体系,搭建了碳排放全过程管控与评估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能够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的准确监测、评估差距与潜力。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获得实际应用,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标准及软件著作权,并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推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开展了《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项目》、《国际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减排核查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工作,梳理形成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清单,并全面开展了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的测算工作。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