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行业要闻

发挥标准化作用 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第49届世界标准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2018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国际标准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致辞中提到“两个世纪前,标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在250年后,标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也必将发挥意义非凡的关键作用。”

  标准化工作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同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50年重工业部召开首届全国钢铁标准工作会议,成立钢铁标准规格委员会,到1952年制定了第一批24项钢铁部颁标准, 到1963年冶金部发文成立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产品标准研究所,作为第一批国家的标准化核心机构,到1980年恢复参加国际标准化工作,1993第一次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ISO/TC17/SC17“盘条与钢丝产品”。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始终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标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标准与质量提升相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相结合,不断优化和完善钢铁领域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标准体系科学完善

  钢铁行业历来注重标准体系建设,结合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构建了完善的标准体系。截至2017年底,钢铁行业的现行标准总数已达2919项,其中国家标准1673 项,行业标准1246项,包括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建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可操作性强、技术水平较高的标准体系。在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扩大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支撑了钢铁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以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为抓手,形成了“继承历史、创新驱动、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动态完善”的总体构建思路和原则,完成了钢铁、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生铁及铁合金三个领域的体系规划。涉及钢铁、铁矿石、铁合金领域产品、试验方法、节能环保、综合利用等各门类的标准。其中,钢铁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四个层次,即从第二层到第五层,第二层为行业通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和金属通用方法标准;第三层为钢及合金专业通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和钢及合金通用方法标准;第四层为钢及合金门类通用标准,包括钢及合金产品及相应试验方法通用标准;第五层为产品标准及专用试验方法标准。铁合金、铁矿石体系框架分为三个层次,从第三层到第五层,第三层为专业通用标准,第四层为门类通用标准,第五层为专用标准

  标准技术管理组织健全

  从1991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截至目前,钢铁行业已有钢、耐火材料、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生铁和铁合金四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其中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基础、钢管、盘条及钢丝、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钢铁及合金化学成分测定、钢板钢带、钢筋混凝土用钢、型钢、铸铁管、特殊合金、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试验方法、钢丝绳、轴承钢、金相检验方法、特殊钢、冶金非金属矿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18个分技术委员会和锁具、冶金节能、钢铁产品无损检测方法等若干个工作组。

  委员由来自生产、使用、科研、质检、行业协会、教学和管理等各个领域的700多位专家组成,形成了钢铁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为钢铁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标准国际化工作成效突出

  自1978年我国恢复参加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后, 1980年钢铁行业开始以P成员身份参加ISO/TC17“钢”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跟踪国际标准动态,对国际标准文件回复意见、投票表决和参加少量会议;90年代,开始在重点领域进行全过程跟踪和派专家直接参与国际标准起草工作,承担秘书处和工作组召集人主持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迈入新世纪,国际标准化工作开拓新局面,承担多个秘书处,提出多项中国提案。

  受国家标准化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对口管理并组织参加钢铁及其原材料工业方面八个TC、21个SC的国际标准化活动。目前钢铁行业共承担了ISO/TC5 黑色金属管与配件、ISO/TC105钢丝绳、ISO/TC132铁合金、ISO/TC15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等四个ISO技术委员会及ISO/TC17/SC15钢轨、车辆及配件、ISO/TC17/SC17盘条与钢丝等两个分技术委员会及若干个工作组的工作,占到我国承担ISO秘书处数量的8%。承担ISO主席职务五人,占到我国承担ISO主席、副主席数量的10%。无论是承担秘书处还是国际标准提案数量,在国内各行业中都名列前茅。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技术、装备、人员水平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多个产品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围绕推动优势产品“走出去”、便利经贸往来,提高国际影响力等产业政策要求,我们积极推动以我国国家标准为基础,主导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在推动优势产品占据国际市场、促进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2017年,钢铁行业共提出并成功立项国际标准提案55项,发布国际标准29项。涉及钢铁产品、试验方法、原材料等各个领域。其中既包括“铁路用热轧钢轨”、“重要用途钢丝绳”、“桥梁缆索用热镀锌及锌铝合金钢丝”等我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包括“低铬铁素体不锈钢腐蚀试验”、“铁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等影响产品评价和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方法标准。

  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

  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始终坚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急需等要求,积极有效的开展标准研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标准制修订为我国钢铁工业质量提升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按照《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围绕“热轧带肋钢筋、钢结构用钢、船舶用钢、电工钢”等领域,重点开展了135项标准的研制工作,为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低端产品,支撑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保证。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2521.1-2016 《全工艺冷轧电工钢 第1部分:晶粒无取向钢带(片)》、GB/T 2521.2-2016 《全工艺冷轧电工钢 第2部分:晶粒取向钢带(片)》等标准的修订,对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新产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通过不断规范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钢铁行业标准水平低,更新速度慢的问题,钢铁行业国家、行业标准的整体水平已达到国外同级别标准的水平。通过标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如在GB/T18254-2016 《高碳铬轴承钢 》修订中,通过对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分档分级的规定,体现了当前我国特殊钢行业生产技术能力,也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差异化需求, 其中高级优质钢和特级优质钢达到或高于国外知名企业(SKF、FAG等)标准水平。标准实施后,有力推动了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占有率。

  与科技创新结合,推广应用先进新材料,促进转型升级。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需,以满足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加大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标准的研制,重点围绕高强汽车用钢、超超临界锅炉用钢、核电用钢、耐低温钢、油船用耐腐蚀钢、高温合金、耐蚀合金、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车轮用钢、建筑桥梁用高强钢筋、节镍型高性能不锈钢,非晶合金、薄层石墨材料以及耐高温、抗疲劳、高强韧、超长寿命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等领域开展了近200项新材料标准的研制,有效保证了先进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支撑钢铁工业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工业,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遵从源头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十一五”以来加强了相关领域标准研制工作,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推动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钢铁工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

  加强了对冶金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研究及系列标准研制工作。目前冶金固废综合利用标准已发布实施80项,“十三五”末期标准总数将达到100项左右。标准的制定推动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冶金固废堆放,减少了对环境污染,推动了钢渣、尾矿渣、高炉渣、粉尘污泥等的循环利用。

  配合国家先进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求,节能监察等政策实施,企业节能减排的需要,从能耗限额、能效评估、污废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监测与管理等角度加大标准的研制。目前已发布实施标准95项,到“十三五”末期标准总数将达200多项,形成涵盖节能技术、节能监测与管理、能源消耗限额、能源管理和审计、取水定额标准、污废水处理及回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配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和行业转型需求,加大了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企业等领域标准研制。初步构建了涵盖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评价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体系。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的研制将为开展绿色评价提供依据,促进企业加快开发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的绿色钢产品,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

  针对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

  钢铁领域历来重视为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在标准宣贯,标准比对、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行业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为企业产线建设、产品定位、品种开发和质量保证提供服务。2016年国家标准委启动了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工作,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作为首批33家标准化服务业试点中的“冶金行业标准化服务产业培育试点”,以标准化服务为重点,扩展服务范围,丰富业务类型,拓展标准化服务全链条;探索开展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工程,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资源深度融合。近年来在标准宣贯、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比对、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丰富内容,探索方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产业,无论从品种开发,还是从工艺及装备能力等方面均已进入世界一流强国行列。标准化如何发挥推动和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下一步将围绕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立足现有优势,做好以下工作:

  ?要结合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规范技术委员会管理,加强基础研究,合理布局,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有力支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发挥行业优势,围绕优势领域,增加国际标准提案,加大我国标准英文版翻译力度,创建中国标准品牌,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钢铁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要响应《关于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从标准体系建设、翻译比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供全链条的标准化服务模式,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涌来,如何更好地借助这场技术变革增进社会福祉,标准的角色不可或缺。”标准化也必将在助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