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通知公告

MPI专题研究│提升钢铁行业本质安全水平路径浅析

  钢铁工业

  高质量发展

  2020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了“十四五”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研究小组,并参与《关于推进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制修订过程。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更好总结钢铁工业“十三五”发展经验,结合《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十四五”发展形势,深入分析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冶金规划院组织开展“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系列文章”编写工作,力求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提升钢铁行业本质安全

  水平路径浅析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冶炼原料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生产对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行业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本质安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仍面临着高效、高速与安全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生产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持续、科学、系统的工作,钢铁行业应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生产安全稳定受控。

  一 、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十三五”回顾

  “十三五”期间,我国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向好的态势,实现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持续下降,但传统高危行业风险仍未得到全面有效防控,存在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安全责任不落实、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防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钢铁行业伴随兼并重组、布局调整、产能置换、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通过新建和技改工程,淘汰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和设施,工艺装备可靠性显著提升,安全防护设施日趋完善,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自2016年《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安全生产依法依规提出要求以来,钢铁行业安全政策逐步趋严,先后出台以及制修订多项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并针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以及工艺设备、高温熔融金属、煤气系统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动企业整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本质安全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年报,2016-2019年,会员企业千人负伤率逐年递减,从2016年的0.62‰下降到2019年的0.42‰,平均降幅12.2%。

  我国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管控水平与产业基础和技术装备发展并没有保持协调一致,各钢铁企业的安全设备设施配套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其工艺技术、装备规模水平仍有相当差距,与发达国家比,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仍然偏高,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2016-2019年,钢铁企业发生的较大以及重大安全事故5起,共造成42人死亡,3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646万元。尤其近年,钢铁行业面临着高效、高速与安全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的安全生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站位不高,安全发展意识和红线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安全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没有彻底转变。二是安全责任体系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尽其责的网格化责任制,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三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存在小型设备多、建设水平低、安全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先天缺陷与隐患,高风险设备设施淘汰滞后,安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本质安全生产程度较低。四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存在盲目加快生产节奏,增大生产强度现象,特别是在产能置换、环保限产等过程中,设备设施超能力、超负荷生产,正常生产与检维修交叉作业现象增多。五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存在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不及时、不到位现象,高温熔融金属、煤气回收利用、封闭皮带通廊、有限作业空间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存在事故隐患,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此外,钢铁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支撑,安全管理滞后,安全风险重点部位、作业过程难以实时监控,存在管理盲区。

  二、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十四五”发展重点

  安全是生命之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铁行业实现健康、持续、高质发展的前提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发展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坚守安全红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促进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提升。

  思想认识是安全之魂,要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风险防控是安全之基,要健全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把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指标评价和考核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员、全组织、全过程覆盖。

  要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现场、操作过程、应急管理等各方面行为,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要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淘汰落后高风险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安全装备、安全技术的提档升级。要推动科技创新和安全信息化建设,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实现安全可视化管理。

  要立足源头预防,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指导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要落实行业主管、安全监管等部门的监管责任,做到监督检查动态化、全覆盖。

  三、钢铁行业安全生产措施建议

  行业发展层面,一是充分利用行政许可手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推动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督促安全生产条件差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加快改造升级。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政策引领。出台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创建相关政策,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体系进行评估或评级,对企业生产实施差别化管理,配套相应奖惩措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开展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监管部门与行业专家相结合、异地互查与回头再查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安全检查,倒逼企业提升安全意识。

  企业发展层面,一是在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层面系统考虑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借助第三方机构在宏观政策、法规标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安全定制化咨询服务,切实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防范事故能力。二是加大安全投入,加强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和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建设,加快淘汰落后高风险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赋能,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实现装备安全和技术安全升级,从源头上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三是持续全面系统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突出重点,聚焦高温熔融金属区域、煤气系统、易燃易爆区域、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的重大危险源,及时排查整治隐患问题,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风险。四是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软环境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推进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深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五是加强企业安全信息化建设,搭建可视化、智能化平台系统,提升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应急处置和系统评估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主动管理转变,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硬件基础。六是积极引入外部专业机构开展生产体系安全诊断与评估,借助专业力量客观审视企业安全生产各环节,联合制定专业整改提升方案,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化、操作行为规范化建设,提升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消除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相关链接

  01  MPI专题研究│李新创:回顾与展望——加快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02  MPI专题研究│“十三五”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03  MPI专题研究│碳达峰背景下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及应对

  04  MPI专题研究│关于支持我国电炉钢发展的战略思考

  05  MPI专题研究│高标准引领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06  MPI专题研究│勇闯智能制造深水区 冲刺“钢铁强国”新阶段

  07  MPI专题研究│技术创新增强钢铁行业发展动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冶炼原料处

  冶炼原料处是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成立之初即设立的核心业务部门,涵盖原料场、焦化、炭素、烧结、球团、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铁合金、废钢、石灰、耐材、循环经济、安全等数十个专业,拥有既熟悉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导向,又掌握专业技术及实践应用,综合业务能力出众的一流人才团队。在多年的冶金咨询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咨询业绩卓越,已承担完成政府课题研究、行业和企业等各类钢铁行业咨询项目达千余项。重点业务包含七大板块:

  产能置换及政策研究咨询业务:包括钢铁产业政策和发展态势基础研究;跨区域产能置换项目可行性论证;产能置换方案政策符合性评估;搭建产能指标交易平台,对接产能需求;钢铁企业产能置换项目建设方案比选论证等。

  电炉钢及废钢产业咨询业务:包括炼钢流程结构优化调整、电炉企业专项诊断优化、电炉车间可研报告、废钢加工基地规划/准入申请/可研报告、废钢产业研究及市场分析服务。

  固废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咨询业务:包括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企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绿色发展规划;技术评估、固废专项诊断、固废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编制;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产业链等相关政策及标准研究,绿色发展技术趋势研究等业务。

  冶炼工序降本增效咨询业务:包括冶炼工艺技术方案研究与评估、原料场物流优化与工艺节能、烧结球团配矿模型、高炉成本预测模型及标准化操作、炼钢工艺优化与节能、全面对标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诊断与梳理,为钢铁企业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降本增效方案,助推钢铁企业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煤-焦-化工产业咨询业务:可为政府、企业和各类机构提供行业或企业转型发展/绿色升级/循环经济规划、煤焦化工产业园区规划;焦化企业产能评估、竞争力评价、技术尽职调查、节能评估/能源诊断/环保诊断报告;焦化项目可研/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行业政策/市场/共性技术研究、行业基本面研究等。

  合金耐材等产业咨询业务:长期从事铁合金、耐材等产业政策、市场、工艺装备和绿色发展研究,为政府和企业编制铁合金、耐材等配套产业咨询,持续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定期发布行业报告,并致力于新工艺、新技术推广。

  安全生产咨询业务:可为企业提供安全政策符合性评估、安全管理水平评估与提升、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诊断优化、安全生产定制化培训等服务。

  业务联系方式

  冶炼原料处处长:彭锋

  联系电话:18611150233

  电子邮箱:pengfeng@mpi1972.com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