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10-65256519

图片新闻

减污降碳园区行丨范铁军:减污降碳 向绿而行——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技术路径研究

  

  2023年5月27日,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减污降碳园区行”启动仪式暨首站活动成功召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范铁军院长应邀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减污降碳 向绿而行——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技术路径研究》。

  减污降碳 向绿而行

  —— 钢铁行业

  减污降碳技术路径研究

 

  范铁军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钢铁行业污染及碳排放现状

  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来看,2020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全国工业源的对应占比分别为22.3%、12.1%和16.4%。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具有生产流程长、排污节点众多、排放工况差异大、污染因子种类多等特征。近年来,通过推行超低排放标准以及实施差异化环保管控和精细化环保管理,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逐步从“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追求卓越”演进。目前,全行业已有31家长流程企业与5家短流程企业成功创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 A 级企业,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已基本低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甚至不到部分企业的50%。

  从碳排放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钢铁行业碳排放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具有能源结构高碳化、产量大、企业数量多、碳排放机理复杂等特征。近年来,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积极参加低碳培训、开展碳数据摸排核算、探索实践低碳转型路径。目前,大多企业处于低碳发展初级阶段。不同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同,其降碳空间和碳减排成本也存在较大差距。

  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技术路径

  我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高质量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应突出重点、稳中求进、高标准推进,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合理选择工艺路线,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并严格做好评估监测。

  二是有序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电炉短流程炼钢具有突出的绿色低碳优势,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技术路线。目前我国电炉钢比例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显著,应进一步有序引导电炉短流程炼钢发展。

  三是强化原燃料及能源结构优化。应基于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采用超高比例或全球团冶炼,加强高炉“低焦比、高煤比冶炼技术”、“降低高炉燃料比冶炼”的研究和应用,并充分挖掘钢铁企业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

  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应鼓励钢铁行业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发挥钢铁企业丰富的工业余热资源优势,并推进钢化联产,打造钢铁与石化、化工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五是创新低碳冶炼技术。应加快低碳冶金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成熟的低成本制氢和富氢(或纯氢)冶炼商业化、产业化应用模式。

  六是构建协同增效管控平台。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增效管控平台,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控。

  此外,我国钢铁行业还应重点关注下游用钢新趋势与新变化。钢结构特别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应用,对于推动钢铁与建筑行业协同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关键问题

  总体判断,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达峰、降碳、脱碳、中和。

  达峰是发展问题,核心是解决发展中的结构调整问题,具体包括产业布局调整、用能结构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工艺流程结构调整、原燃料结构调整和工艺装备升级等方面。

  降碳是技术应用问题,应用现有技术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具体包括原料结构优化、余热余能利用、打造极致能效等方面。

  脱碳是技术革命问题,应推进突破性、前沿性、创新性低碳技术的研发、示范及应用,具体包括发展电炉钢、CCUS技术、钢化联产技术、氢冶金等方面。

  中和是命运共同体问题,应多领域协同推进,需要在冶炼技术、生产原料、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革新。

×

业务咨询

总业务咨询 和我联系
Contact us 和我联系

在线报名

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